1. 首页
  2. 考研百科

考研复试这些误区要避免!

        第一个误区:误以为高分就会录取
  高分只代表你获得了下一步的入场券,顶多就是站在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,记住这只是暂时的、相对的。考研录取是看整体成绩,所以复试阶段大家也需要多多努力,获得高分!
  第二个误区:误以为高排名就不会淘汰
  高排名并不意味着最后会入围录取,同样的道理,这也只是暂时的表象,在复试环节很可能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,不要盲目高兴;相反,要更多地做好准备,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。
  第三个误区:初试成绩擦边过,复试铁定被淘汰
  考研复试实行差额制,每年有120%的考生进入复试环节。即使你排名并不靠前,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获得录取资格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所以,不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!
  第四个误区:复试导师更偏爱本校生?
  不少考生有这样的疑问:既然复试老师是报考院校本校老师,那老师会不会更偏爱本校的学生,对比较差的院校的学生打分低一些呢?但其实只要考生成绩优秀,综合能力强,就一定会在复试中脱颖而出。不论考生是外校还是本校,都应该注重专业课知识的复习,加强科研能力培养,进行充分的面试训练。
  第五个误区:误以为导师提问都很刁钻
  导师提问一般就是两个方向:一是涉及你的专业的内容;二是有关当前时事的内容。前者需要考生好好准备专业科目,后者则需要关注时事内容,并形成自己的观点,面对实在不了解的领域,则可以诚实表示自己确实不会,但要记得掌握相关问题回答技巧~
  但导师复试提问的最终目的不是难倒学生,而是了解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,以此判断该生是否适合做学术,所以大家对于导师提问也不用太过紧张~
  第六个误区:误以为听力口语考试都是一样的
  并非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外语听力口语考试形式,但还是有比较多的模式的。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是要对话的,有些学校的口语则只要自己演讲就可以了;又比如有些学校的口语听力是同时进行的,有些学校则是分开进行的。情形不一而足,要先了解清楚。
  第七个误区:复试前与导师联系会引起反感
  与导师联系,表明自己的意向和询问导师情况,这种情况不会引起反感的。甚至交流之后,导师觉得你人际交往能力很强,印象好,复试更有利。那么,不联系导师行不行呢?也是可以的,但如果能提前联系一下导师,让导师对你留下一个好印象,也未尝不可。当然,那种对老师死缠烂打,甚至骚扰的行为,就不可取了!

原创文章,作者:51调剂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51tj.com/archives/3102

联系我们

021-37567589

在线调剂:

邮件:921733120@qq.com

工作时间:08:30-20:30

QR code